(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王坚 岑柏贤)记者3日从中国科学院南海海洋研究所(下称“南海所”)获悉,该所历时3年主编的专著《中沙群岛造礁石珊瑚》已出版发行,其鉴定珊瑚200种,为研究南海造礁石珊瑚多样性和分布格局提供了宝贵资料。
中沙群岛,古称“红毛浅”“石星石塘”等,为中国南海四大群岛之一。中沙群岛的珊瑚分布水深多在20米以下,而且海况复杂,常出现浪大流急的情况,开展潜水珊瑚礁生态调查的难度和风险较大。
南海所介绍,在国家科技基础资源调查专项“中沙群岛综合科学考察”的支持下,该所于2019-2021年连续组织了中沙综合科学考察航次,通过对野外科考资料的整料,共鉴定记录到中沙群岛造礁石珊瑚200种,隶属16科58属。
中沙群岛正在啃食珊瑚的长棘海星 南海所 供图该专著首先论述了中沙群岛的地理和环境特征、中沙群岛珊瑚礁的研究历史和现状,随后结合国际造礁石珊瑚分类学最新的研究成果对中沙群岛造礁石珊瑚逐一展开描述,对每种珊瑚均详细描述其生物学特征、生境及分布、保护濒危等级,并展示水下原位生态照片。
此外,中沙群岛综合科学考察航次还发现珊瑚天敌生物长棘海星爆发的现象,在大环礁北部区域造成大量的珊瑚死亡,说明长棘海星对南海珊瑚礁的影响已由西沙群岛和南沙群岛蔓延至中沙群岛。
因此,南海所呼吁亟待加强对中沙群岛珊瑚礁生态系统的监测和保育,以保护这一珍贵的离岸型珊瑚礁资源。(完)
Copyright @ 2015-2022 亚洲家电网版权所有 备案号: 京ICP备2021034106号-51 联系邮箱:5 516 538 @qq.com